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《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,明确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、发展目标、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。
一、总体要求
《指导意见》指出,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立足新发展阶段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《指导意见》强调,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,坚持优化升级存量与扩大优质增量并举,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并重,加快建设制造强国、质量强国、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,切实提高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、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二、发展目标
到2025年,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。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基本稳定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8%左右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%左右,产业结构更加优化,创新能力明显提升,质量效益显著增强,绿色转型成效明显,产业安全保障有力。
到2035年,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。制造业实现整体性跃升,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大幅提高,数字经济规模显著扩大,服务业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,全球价值链地位明显提高,创新能力、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,基本建成制造强国、质量强国、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。
三、重点任务
《指导意见》明确了五方面重点任务:
1.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。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,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,提升传统产业和装备技术水平,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。
2.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。布局建设未来产业,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,积极发展元宇宙、区块链等新业态新模式。
3. 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,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,提升服务业数字化水平。
4.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,积极稳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,加强产业安全保障能力。
5.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。深化"放管服"改革,优化营商环境,完善产业政策体系,加强财税、金融、人才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支持。
四、保障措施
《指导意见》提出了四项保障措施:
1. 加强组织领导。建立健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工作协调机制,完善部门协同、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。
2. 加大政策支持。充分发挥国家产业基金引导作用,鼓励地方设立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。
3. 强化人才支撑。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,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卓越工程师、高水平工匠人才。
4. 完善统计监测。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统计指标体系,完善数据采集、监测分析和评价考核机制。
专家表示,《指导意见》的发布实施,将有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,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